用于防治感冒(流感)时的比较优势
(艾炙疗法改革与创新的方法之二)
艾炙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自成系统,著名炙法大师谢锡亮老先生说过“火有拔山之力,炙能起死回生”。艾炙防治感冒(季节性流感)自古有之,深入民间且功效确凿。本文把祖先传承下来的艾炙疗法简称为传统艾炙法。几千年中医临床实践证明传统艾炙疗法可以用以防治多种疾病,其中包括有效地防治普通感冒或季节性流感,近年科学研究已证明传统的艾炙法“可以改变体液免疫功能,同时还能够影响t淋巴细胞数目与功能,活跃白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特别是经过炙疗后,t淋巴细胞高值可以降低,低值可以升高,说明艾炙有双向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传统艾炙法防治感冒虽然具有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成本低廉等优点但近年来渐渐退出了临床应用,除了受中医西化之害外,传统艾炙法也有它自身的不足之处。具体情况如下:防治感冒时,艾炙的风池穴是主穴,但该处皮肤周围却长着头发,无论男女,如不剃去头发时艾炷或艾火是无法接近的,缺炙这个腧穴,疗效就会大打折扣的。又如传统艾炙中隔蒜炙是防治病毒性流感的最有效方法,因为生蒜本身就有杀病毒的作用,但由于生蒜片、蒜泥极易使穴位处皮肤烫伤起泡(即化脓炙或瘢痕炙)所以该法现今已基本不用了。现在中医院针炙科临床最常用的只有隔姜炙,隔姜炙法最方便医生操作的是只要在姜片上点燃艾绒(艾炷)。再如传统艾炙防治感冒时也一定要炙风门或肺俞穴,此时就只能让患者俯卧并脱去外衣拉下内衣领,操作不便且不论在冬春季脱衣有可能让体弱患者受凉或加重病情。更如防治感冒的另外腧穴在两手肘以下,如曲池、列缺、合谷等;这些穴位连隔姜炙法也不好操作,只能用手拿着艾条炙,这样必然加大人工操作的难度与时间成本,一旦不小心会烫伤患者的皮肤。由于这些操作上的不便又耗时,致使艾炙防治感冒的手段渐渐被放弃。或只在一些家庭中使用。
面对当今新型流感病毒日益猖獗,化学药物毒副作用大,病毒、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如能运用中医传统的方法防治或配合药物一起防治感冒或流感,将更有利于人民大众的健康。为了能继承传统艾炙的优点又能克服它的不足之处并强化其防治效果,我在艾炙器械和隔物炙的“物”两方进行了改革与创新,还应用了《针炙大成》中“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的吹炙手段,初步形成一套较完善的新艾炙法,以下简称创新艾炙法。自2009年年初开始(同时申请了专利)做了一些并正在继续进行民间临床应用。现仅就该方法在防治感冒时获得的体会,试谈谈创新艾炙法的一些优势。
(一) 创新艾炙法器械应用时的优势
该器械就象电吹风机一样制成一台带有插口的吹炙机,将点燃的艾条插进吹炙机插口,打开风叶电机,将艾药气、近红外线辐射热能等集中对准穴位吹炙。
吹炙机的优点:1、安全无创、便捷。
点燃的艾条在吹炙机口里燃烧,虽然比传统艾炙法与穴位距离远了1-2cm,但由于有风叶均匀风的助吹(补泻炙法是用嘴吹艾火),可集中供热,十分安全不烫伤皮肤,是一种无创性疗法。彻底改革了艾炷或艾条在穴位皮肤近处裸然或其他艾炙器械靠艾绒在穴位皮肤近处自燃散热的作法。
吹炙机可以随意移动、转换方向,操作方便改变了传统方法中病人体位随着艾炙转为艾炙机随着病人的体位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吹炙机的优点:2、无穴不能炙。
由于吹炙机口有网筛相隔,无明火焰与火星,所以患者头上的百会、风池等穴虽长着头发也可照样吹炙,毫发无损,又如手上、脚上的许多重要腧穴虽凹凸不平,一样可以吹炙,有时病人还可边看电视边自己操作。
吹炙机的优点:3、烟雾少,节约成本。
由于吹炙机里的艾条燃烧为完全或较完全燃烧,氧气供应充足,所以产生的烟雾只有传统艾炙法的一半以下,同理可证:所燃烧损耗的艾条也可减少一半以下。
(二) 创新艾炙法“隔物”应用的优势
创新艾炙法也仍然会使用传统法中的隔物炙里“物”,但这个“物”不是一种,而是由多种“物”混合组成;这个物不是放置在穴位上,因自身有粘性,可自然粘贴在穴位皮肤上。
这些混合物是以专利产品的大蒜甙为主的活性有机硫化物、薄的生姜片、针对不同类型感冒症状配成的中药方剂粉末、以及破壁松花粉等。
“物”的优点1、以人为本,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同样是感冒,不同病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症状,如风热型、风寒型,或两者混合型等。因此防治时需对症下药,同理,艾炙的“物”也应该以人为本,灵活配制成一种物、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多种的物混合使用。这样更有利于防止各型感冒,特别是针对尚未研制、生产出疫苗时的新型病毒性流感。比如,破壁松花粉适合于不能使用疫苗的孕妇、老人、体弱者或幼儿。而大蒜甙等活性物质与生姜片合用时对防治重症风寒感冒者更适宜。
“物”的优点2、多物协同,强化功效。
中药方剂,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方法
生大蒜,有100种以上活性成分,有强力杀病毒、病菌的作用,是“土壤里长出来的抗菌素”,但必需去除其中会灼伤皮肤的“大蒜辣素”,只能采用大蒜甙为主的生物活性有机硫化物,近来美国科学家研究表明。“大蒜中有机硫化物进入人体后有疏通毛细血管、抑制皮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生成,还能软化毛细血管壁,防止血小板过度凝聚作用。”所以它可以作为艾炙时的“开路先锋”。
生姜片有“性辛温、解表、清热、散寒、活络的功效”,炙治时它是“辅佐将军”它与大蒜一起有强力的温经通络的功效。
破壁松花粉有100多种活性酶,中医古方中多有使用松花粉的记载,而现代破壁的松花粉,营养更丰富分子更小,约1-2微米,它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总含量可达30.2%,游离氨基酸达82.8mmol/mg,微量元素达0.26微克/g,它可以借助已被扩张疏通的穴位皮肤毛细血管快速进入人体细胞,这就是一种新型给药技术的透皮吸收法。达到对局部穴位皮肤快速补充能量的作用。
中药配方粉剂、艾的药气在艾炙中就扮演了“君主”的作用,多种物质分工合作共同配合自然使艾炙的功力更加强劲。
“物”的优点:3、贴紧皮肤,快速炙治。
传统艾炙法有的本来就没有物,既便用隔物炙时,姜片也是摆放在穴位皮肤上,没有附着力中间还留有空隙。创新后的“物”是紧密敷贴在皮肤上,这是因为大蒜甙等有机硫化物是水溶性多糖,有很强的粘稠性,它们与其他粉剂混均成泥后,上与姜片下与皮肤紧密粘贴,不留空隙也有利于吹炙机工作,炙治速度就加快了。
“物”的优点:4、高浓度,低剂量,快渗透。
传统隔姜炙、隔蒜炙的姜蒜片厚度在4mm-5mm左右点燃艾炷后要4-5分钟后穴位才有热感,药力开始渗透。而创新艾炙法改用高度浓缩的大蒜甙等活性有机物约1.5ml-2ml,用中药方剂粉末或松花粉粉末0.3-0.45g,可敷贴十个穴位左右。每个穴位用量仅0.1-0.2g,每穴敷料直径为1.8cm,厚度仅0.5-1.5mm,加上薄片姜片厚度为1-2mm,“炙物”总厚度为2-3mm,在药效保证的前提下,该薄敷料有利于加快热与药物的渗透与传导速度,加上吹炙机对准穴位集中供热强力吹炙,所以穴位发热的起始时间可提早3分钟左右,加快了艾药气的渗透。
总之,以上这种创新艾炙法也大多适用于其他疾病的防治,这里仅就防治感冒的尝试作以上论述。
参考资料:
1、 大蒜多糖的提取与分析《食品科学》2005.09.15
2、 大蒜取水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2
3、 大蒜在人体代谢过程中的作用。《美联社报导》——福州晚报2007.10.19
4、 《艾炙祛病保健图解》周煜主编——气象出版社2007.03第2版
5、 《生命指南针丛书——不生病的真谛》——林弼等主编——中国时代出版社2008年8月1版
6、 《炙疗[治百病]》林琳等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05第1版
7、 《松花粉与人类健康》腾燕华等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8、 大蒜甙与大蒜生物活性成分组合物的提取工艺及其用途(作者)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1353167
9、 燃艾助吹炙装置(作者)——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111004.6
10、 泥膏状药物的给药装置——(作者)已授专利号zl200920136357.7
11、 含有大蒜甙与大蒜生物活性成分组合物的外用医药敷料制剂及其应用(作者)——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300303.4